如何认定酒驾肇事逃逸

1.酒驾肇事逃逸是酒驾出事故后为躲法律追责而逃跑。认定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判断。
2.主观上,得有逃避法律追责的故意。因怕被伤者家属打而暂避,后主动归案不算逃逸。
3.客观上,有逃离事故现场行为,像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途中或调查时逃跑、被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等。
4.认定要结合时间、地点、事后表现等多因素。逃逸者担刑责和民事赔偿,情节严重处罚更重。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酒驾肇事逃逸认定需从主客观两方面判断,逃逸者要承担刑事及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解析:
从主观方面来说,若行为人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才可能认定为逃逸,像因害怕被伤者家属殴打等暂时躲避且后主动归案的,不认定为逃逸。客观方面,酒驾后实施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包括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在去医院途中或接受调查期间逃跑、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等。不过,酒驾肇事逃逸认定需结合多因素综合判断,如时间、地点、行为人事后表现等。逃逸者会承担刑事及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处罚更重。如果对酒驾肇事逃逸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建议。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酒驾肇事逃逸指酒驾出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认定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判断。主观上要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像因害怕被伤者家属殴打暂时躲避后主动归案的不算逃逸;客观上有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如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在去医院途中或接受调查期间逃跑、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等。
2.认定酒驾肇事逃逸需结合时间、地点、行为人事后表现等多因素综合考量。逃逸者要承担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处罚更重。
3.建议驾驶员杜绝酒驾,发生事故后积极面对,及时救助伤者并配合调查。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宣传,提升公众对酒驾肇事逃逸危害的认识。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酒驾肇事逃逸的认定要从主客观两方面着手。主观方面,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若只是因害怕被伤者家属殴打等情况暂时躲避,之后主动归案,就不符合逃逸的主观认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酒驾后实施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涵盖多种情形,像事故发生后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在从现场前往医院的途中、接受调查期间逃跑;甚至在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等。
(3)认定酒驾肇事逃逸不能只看单一因素,要结合时间、地点、行为人事后表现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旦被认定为逃逸,逃逸者需承担刑事及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时处罚会更重。

提醒:酒驾肇事逃逸后果严重,事故发生后应积极面对,逃避只会加重责任。不同案情认定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对于驾驶者,要杜绝酒驾行为,牢记酒驾危害及逃逸后果,发生事故后应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处理,避免因一时害怕而逃逸。
(二)对于公众,若发现酒驾肇事逃逸情况,应及时报警并尽可能提供线索,帮助警方追查逃逸者。
(三)相关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升驾驶者法律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酒驾肇事逃逸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文章

开化县看守所电话 江山市看守所电话 永康刑事律师 云和刑事律师 建德法律咨询 诸暨市刑事辩护律师 杭州市滨江区律师 永康市资深刑事律师 淳安县刑事律师咨询 诸暨市刑事律师咨询 杭州市临安区专业刑事律师 桐乡市取保候审律师 德清县刑事律师咨询 金华市刑事律师咨询 温州市瓯海区律师 金华市律师 庆元县律师 文成刑事律师 玉环刑事律师 青田律师 余姚刑事律师 象山刑事律师 杭州富阳法律咨询 温州龙湾法律咨询 兰溪法律咨询 衢州衢江法律咨询 乐清律师 嘉善律师 义乌律师 玉环律师